地理位置 人口概況 土地面積 地名由來 村里數

桃園區位於桃園市之東北方,東邊為龜山區,西邊為中壢區,南邊為八德區,北邊為蘆竹區;地形以臺地為主,只有東北邊的虎頭山一帶為丘陵地,可以俯瞰區景。

447,811人(108年1月)

34.80平方公里

在廣義桃園臺地之北部,其東北隅為林口臺地(坪頂臺地);大多地域居番仔寮臺地之北半部。境內有南崁溪及其支流茄苳溪,從東南方向西北方貫流。本區一帶係乾隆初葉,粵籍薛啟隆結合墾戶所墾,初稱「虎茅莊」,後來有移民在此遍植桃樹,花期紅雲搖曳,乃改稱「桃仔園」。一直至光緒年間「桃仔園」與「桃園」並稱。光緒十四年清丈魚鱗冊上登載為「桃園」。 清末光緒二十年前後,本區轄域屬臺北府淡水縣桃澗堡轄域;日據前期,光緒21年(1895,日明治28﹞隸臺北縣桃澗堡。光緒23年(1897年,日明治30年)屬臺北縣桃仔園辦務署桃澗堡。光緒27年(1901年,日明治34年)為桃仔園廳轄管。 宣統元年改為桃園廳桃澗堡轄域;日據後期民國9年(1920年,日大正9年)屬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光復後民國35年12月,改為新竹縣桃園市桃園鎮。39年10月間調整原縣市行政區域,本區屬桃園市桃園鎮管轄。民國60年4月21日陞格為縣轄市,為桃園市桃園市。民國103年12月桃園升為「直轄市」後,改稱為「桃園區」。

79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