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地圖 基本資料 地名由來 景點 節慶 特產

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以中央山脈與花蓮縣為鄰,西瀕臺灣海峽,南接彰化縣和南投縣,北以雪山山脈與苗栗縣、新竹縣、宜蘭縣相連。

地形圖

衛星圖

行政圖

面積

約 2214.9 平方公里

地形與水文

背山面海,成東西狹長形狀,地勢由東向西傾斜,分為山地、丘陵、盆地、臺地、沿海平原五大部分。河川多源於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境內有三條主要河川,即大安溪、大甲溪、烏溪 (大肚溪);其中以大甲溪長度最長,流域面積也最廣。

氣候

除高山為溫帶氣候,全區屬副熱帶氣候,平均氣溫約 23 度。

人口

約 280.7 萬 (108年2月),人口密度以中區最高,和平區最低。

市花

山櫻花,俗稱三櫻桃,又稱為緋寒櫻,屬薔薇科,為臺灣原生種,花期為每年 1 到 3 月,約春季開花。山櫻花是臺灣分布最廣的櫻花樹種。於八仙山、石岡區、東勢區皆可見其蹤跡,新社區亦有大量種植。臺灣山櫻花,花色深紅艷麗,極為美觀,深具觀賞價值,是臺灣著名的觀賞花木。

明治 29 年 (西元1896) 3 月,臺灣總督府恢復實行民政,重新調整行政區域,恢復原來的三縣一廳,分全臺為臺北、臺中、臺南縣及澎湖廳,原臺灣縣改為臺中縣,臺灣城為臺中街,首度稱位於臺北、臺南之間的地區為臺中,「臺中」在行政名稱上正式確立。

柳川藍帶水岸

位在臺中市綠川與柳川一帶的水道,原本因長期水汙染而被民眾忽視,經由政府改造後成為有著臺中版清溪川的封號,親水河岸規畫有造景水池、植栽生態區、柳樹風情區、景觀平臺及光之隧道,白天在這裡經由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有著鬧中取靜的愜意。

宮原眼科

早期為眼科診所的老式樓房經改建後成為日出集團的據點之一,成為一處休憩品茗、採購伴手禮的場所,建築外觀保留舊有的樓房格局及古式牌匾,搭配重新修整後的深藍色玻璃屋頂,成為新舊融合的全新建築

一中商圈

購物型式多元的一中商圈,包含大型百貨公司、特色化的平價商店和學生最喜愛的夜市小吃,是中部學生的常聚集的購物要點。

湖心亭

湖心亭建於西元1908年,為慶祝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典禮,讓來臺主持的日本閑院宮載仁親王夜宿休息而建,結合東西建築型式且具有南洋風味的雙亭坐落於臺中公園內的人工水池中,雙併式尖頂涼亭,造型雅緻,紅色屋瓦搭配白色外牆,搭配獨特的四腳亭頂,搭配四周湖光綠意及湖中划船的人影,現已成為臺中市地理標誌與市徽圖騰,也是臺中是現存最早的日治時期古蹟。

逢甲商圈

逢甲夜市的範圍包括逢甲大學方圓一公里之內,是臺中最具人氣的商圈之一,包括逢甲文華夜市、西屯路、逢甲路、福星路都屬商圈的一部分,熱鬧非凡,常是年輕學子的逛街場所。

秋紅谷

臺中市的大型滯洪池公園,是一座下凹型的綠地景觀公園,內設有人工湖,具滯洪、排水、調節空氣的多重功能,搭配巧妙而精湛的設計風格,現已成為臺中市著名新興地標。

南屯老街

清領時期,漢人移民在此招佃墾荒,農具製造與販賣應運而起,許多打造犁頭農具的店舖聚集於此,因此稱之為「犁頭店街」。老街長約200公尺,兩側保留許多古建築和豆腐店、打鐵店、種子店、米麩店、百貨店、中藥舖等老店鋪。

彩虹眷村

原名干城六村的彩虹眷村,小小的老式眷村,在眷村老人的畫筆下重生,免除被拆除的命運;五顏六色的繽紛色彩及充滿童趣及喜感的圖騰,重新賦予眷村新的生命力。

大坑5號步道

大坑5號步道海拔介於595至859公尺之間,長度約2058公尺,呈南北縱向,沿山稜線而上行經二嵙山及頭嵙山,串連1至4號步道的終點,步道沿途行經多處視野良好的瞭望點並設有涼亭及展望臺。

東豐綠色走廊

民國80年9月鐵路停駛後轉而規劃為自行車專用道,並且命名為「東豐自行車綠廊」。沿途景觀秀麗,綠意盎然,翠綠無垠,屬單線進出的廊道,目前有兩條線路可選擇,可以喜好選擇先苦或甘還是先甘後苦的路線,而在綠廊石岡段有設立旅客服務中心,可提供旅客擁有更豐富齊全的旅遊資訊。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就是先前的信義新村,腹地廣大,位置就在臺中港區藝術中心的正對面。由於村裡的眷舍是接收日治時期日本石油公司溶劑廠員工宿舍,因此眷舍的屋瓦、地板、魚麟板牆、庭院雙併等都充滿日式風格,很多樹木都是當時種植,樹齡都早已超過百年。

美仁里彩繪村

臺中沙鹿的美仁里社區多是老舊的土角厝,巷弄之間的牆面斑駁殘破,現今彩繪上美麗的圖案後,吸引許多人來此拍照留念。旅客可以開車至光田醫院停車場停車,後沿著四平街新平巷、美秀巷步行,即可看到彩繪牆。

梧棲老街

梧棲街起初發展於頂橫街,是目前梧棲尚存的清領時期建築,而同期建築幾乎都於民國25年的大地震後受損,而夷為平地。現在本街的建築呈現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以當地警察局最具代表,廟宇建築則以朝元宮、真武宮最具代表性。

麗寶樂園

原稱「月眉育樂世界」,是一座結合水上、陸上的主題樂園,園區分成馬拉灣及探索樂園兩大主題樂園

后里馬場

后里馬場於民國41年5月成立,原為臺灣聯勤種馬牧場,以馬種改良、軍需、民用馬匹繁殖及延續國家傳統騎兵為目的,民國86年由后里鄉公所代管後,轉型成觀光休閒馬場,以現代化及經營及多元化方向發展。歷年來全國性馬術比賽大多在馬場馬術中心舉行,對於發展馬術運動及培育馬術人才貢獻也很多。

后里馬場場長宿舍

后里馬場之場長宿舍創建於民國43年,初期為獸醫辦公室用途,保留大樹綠蔭下戶外繫馬柱與檔案室(原馬匹診療室),見證軍方馬匹醫療空間歷史。臧烈傳場長上任改為場長宿舍,建築外觀與原軍官宿舍及士官宿舍,具一致性風貌及時代與社會意義。

后豐鐵馬道

后豐鐵馬道以后里馬場為起點,貫穿原為舊山線9號隧道,經過全長637.79公尺的花樑鋼橋,跨越大甲溪全長共4.5公里,亦可銜接東豐自行車綠廊,則形成總長18公里的懷舊自行車專用道,后豐鐵馬道沿途風光明媚,處處充滿田園的悠閒氛圍。

犁頭店木屐賽

於農曆五月初五在犁頭店街舉行。相傳在墾荒時期,有一隻金色的穿山甲冬眠在地底,村民穿著木屐用力踩踏地面將牠吵醒,希望牠能帶動當地全年的好運。

大甲媽祖繞境

大甲鎮瀾宮今為全臺媽祖的信仰中心,信徒遍布全國,其供奉之媽祖相傳是於西元1730年自湄洲媽祖廟奉請來臺。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所舉辦的「媽祖繞境」活動,為臺灣宗教一大盛事,馳名國內外。

大安沙雕音樂季

大安濱海擁有美麗的海線風情,夕陽美景更是浪漫景致的首選地點,微風吹拂下若能聆聽海聲與樂音交織的豐富樂曲。每年夏天由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所主辦大安沙雕音樂季活動,除了各式海灘運動與藝術活動,夜晚還有迷人的音樂盛宴。

新社花海

天氣轉涼,進入深秋的時節,又是新社花海節繽紛登場的時候了!一望無際的花海景觀,展現「數大便是美」的視覺震撼,特別規劃的精緻花毯,營造細膩的浪漫繽紛意象,讓花迷一飽眼福。

麻芛

麻芛,是麻的嫩葉和嫩芽,每年5到9月是盛產期,中部特有的傳統古早味涼菜美食「麻芛湯」能退火消暑。而南屯是目前臺中市農地面積最大的地區,麻芛的種植量最多,承襲著傳統的麻芛湯吃法,而號稱「麻芛的新故鄉」。

芋頭

大甲是芋頭的故鄉,在大甲大部分的農田輪種芋頭與稻米以維持芋頭的良好品質,種植面積更超過四百甲。大甲種植的芋頭更是Q、鬆、而大甲芋頭也發展眾多的食品的,飲品、冰品、火鍋料等皆有芋頭美味的蹤影,因此來到臺中一定品嘗最地道的大甲芋頭。

薩克斯風

臺中后里是薩克斯風的故鄉,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日本與法國。臺中的薩克斯風選用頂級的材質,以高超的工藝技術精工細琢,經歷層層考驗及淬練製作而成,並將其工藝之美發揮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