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灣本島西部偏南,東倚玉山與高雄市及南投縣相接,西瀕臺灣海峽,南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隔,北和雲林縣以北港溪為界。
約 1903.6 平方公里
東側多山,地勢向西漸緩,在地形上可分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部分,山地分屬阿里山山脈與玉山山脈,丘陵為斗六丘陵、嘉義丘陵,平原則為嘉南平原。主要河川有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
大部分屬副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約 23 度,雨量集中夏季,冬季則為乾季。
約 50 萬 (108年2月),人口密度以朴子市最高,阿里山鄉最低,境內以老年人口比例偏高
玉蘭花,木蘭科,常綠中喬木。為民國74年經嘉義縣縣民問卷調查後,擇定為縣花。玉蘭花花開清香撲鼻,喜愛者多,在火車站或大馬路口,常見有人成串兜售,尤其婦女、老人家特別喜愛,成串帶在身上或置放客廳。玉蘭花也象徵「金玉滿堂」。它的特徵為長橢圓形的葉子,葉形優雅,常被用來製作葉脈書簽,花瓣乳白色或金黃色;花期晚春至夏季,生性強健,適合庭園美綠化或大型盆栽。
嘉義古名「諸羅山」,於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發生林爽文之亂,復因人民協助守城有功,乾隆帝嘉許諸羅縣民的忠義,取「嘉其忠義」,賜名「嘉義」
號稱全臺最早的媽祖廟,中庭植有一株四季蘭,據說以身抱樹可沾神氣求得平安而享有盛名。因擁有全臺唯一的御賜燈花,而有「燈花原鄉」之稱。
布袋港舊名布袋嘴,因地形形同布袋得名,鄭氏時期即為往來中國大陸的交通港口。漁產資源豐盛,港內設置漁產品直銷中心,有生鮮區、加工區、餐飲區。也提供休閒漁業的服務,如出海觀賞紅樹林、牡蠣養殖區,或至外傘頂洲,為布袋鎮帶來豐富的觀光收入。
大林糖廠位於 1號省道旁,遠望即可看到顯目的臺糖生物科技中心百年巨型煙囪,此煙囪高48公尺,由於保留大林糖廠的歷史價值,扭轉了被拆除的命運,現已成為糖廠的醒目地標。大林糖廠內的福利廳為原有台糖公司的餐廳,現已改為賣店福利社,每到星期假日,常吸引許多前來吃冰消暑納涼的遊客。
隸屬臺糖公司,為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溼地。因擁有沙洲、廢耕地、魚塭、農墾區及大範圍的木麻黃防風林,吸引大批水鳥棲息,為臺灣重要的生態保育區,區內可欣賞到各式各樣的溼地景觀。
位於水上鄉,是全球經過北回歸線城市中最具規模的園區。為一座學術上橫跨天文與地理,時間上穿越日治時期到戰後時期的國際性重要地標。
昔稱「阿里山忠王祠」,主祀吳鳳,正殿門上懸有「仁必有勇」的匾額,與殿內身披紅衣、騎戰馬的吳鳳像相互輝映。建築主體外牆的石雕與剪黏、歇山式屋頂、燕尾式屋脊都相當華麗,目前已被列入縣定古蹟。
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由平原地形爬升往山地地形的起點,昔日在此站必須更換火車頭位置,並改成噸級較大的車頭,才能順利爬升。車站外觀完整保存日治時期的檜木建築,具有濃濃的日本建築風味。
梅山公園建於民國23年,歷史悠久,沿園內鵝卵石步道上行,可看到草嶺兵工殉難紀念碑、介壽亭、梅亭,飲茶亭亦出售各種梅茶、梅精等飲料及特產。梅山公園最引人注目的景觀,是公園內所種植的三千株梅樹,每年的梅花季,可見滿山遍野的白色花海,遊賞於其中清香撲鼻,是臺灣賞梅景點之一。
橫跨熱、暖、溫三帶,以日出、雲海、晚霞、森林、登山森林鐵路並列為阿里山五奇而聞名國際。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外,並擁有鄒族原住民族的人文資源。